冬季蘑菇栽培重点防治的六大病害


褐腐病菌幼时即被感染,不能鉴别。后期会形成不规则的灰白色“疙瘩头”,如拳头状极粗的疙瘩,或难以分辨的菌柄疙瘩等,表面有生长物。一层“白发”,温度在20以上时,病菇4-5天颜色变黑,然后腐烂,渗出褐色酱油状汁液,腐烂发臭;如果棚内温度低于20,这个过程就会变长,大约需要7天或更长时间。若子实体在生长中期被感染,菌盖表面出现褐色病斑,菌柄粗肥,随后菌体变软,还会渗出深褐色的液滴.病菇剖开时,内部组织由白色变为黑白色,菇体变软腐烂后,变成黑褐色,散发恶臭。主要是病菌孢子通过空气、人为、工具等渠道传播所致。防治措施:清理环境卫生。去年染病的老菇棚再利用前,可先去掉一层墙皮,然后堆上稻草放火,然后再次封棚,喷一次多菌灵溶液。米菇棚用50%多菌灵纯粉1公斤,均匀喷水80公斤左右,炖棚2天后即可使用。当温度低于13时,能抑制病菌的危害。将材料表面刮去0.20.3厘米厚,在地毯上喷洒70100倍的白地石去无精液,可有效抑制或杀灭某些致病菌。也可以采取预防措施。菌袋入棚后或播种后喷100-150倍白病祛毒精液,待出菇前加强一次。发病初期可喷2次,效果很好。早期发生褐斑病时,菇原基可变形。侵染幼菇时,菌柄或基部可出现褐色条纹,菌盖上布满褐色斑点。病菇向一侧生长。将病菇切开观察,内部组织呈黄褐色,干燥疏松,菇体不腐烂,无异味。该病发病初期可能因残留在土壤中并漂浮在空气中的致病孢子萌发,发病后迅速传播是通过人体、工具、昆虫,甚至喷水时溅水传播。防治措施:菇棚的处理可参照褐腐病。双孢蘑菇的生产提倡二次发酵技术;覆土材料应进行常规灭菌处理;菌袋入棚或鸡腿菇、双孢蘑菇覆土后,地毯喷药150倍,病害全除。发病初期,连续喷药100次,2次以上病不见踪影;为害严重时,将病菇全部清理干净,停水,通风晾干,烧掉病菇,清理料面,涂漆50遍,病无痕;清洁所有可能携带细菌的工具和材料均用600倍多菌灵溶液清洗。软腐病,又称霜霉病等。发病后菇床长满灰白色的病原菌菌丝,变为深灰绿色或深褐色。食用菌的菌丝因缺氧和病菌分泌物侵染而失去活力。出菇困难,病害严重前出现的子实体先从基部发育,向上延伸至菌盖。菌盖初出现大小不等的淡褐色水浸点,后被病菌覆盖。死亡,最后腐烂,一触即溃。其病原菌通过土壤物质、水、昆虫、人体和空气流动传播。防治措施:菇棚处理见上。加强菇棚通风条件的改善,尽量减少菌床或菌壁表面湿度,特别是人工喷水后,要及时通风;将基料的PH值调到7左右,耐碱品种可调到7。 9个左右;发病初期,菌床表面可见菌丝时,可喷全病100倍液。去除病菇,清理料面和覆土材料。喷完白病祛毒净100倍后,换上处理过的新土料,再喷白病祛毒净液150倍液,可以预防病害的发生。锈斑病引起的症状是在瓶盖表面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锈色斑点。斑点边缘整齐,中间凹陷。很少有疾病,基本上不会感染鳃部。

本病为细菌性疾病。各种原辅材料、覆土材料、水中都潜伏着病菌。当气温在15以上,空气湿度大于85%时,病菌极为活跃。携带等途径更易诱发本病,尤其是在湿度大、通风不良的情况下。

上一篇:蘑菇小菌核病
下一篇:蘑菇管理技术
标签:
  • 菌害防治技巧
  •  
  • 菌害防治方案
  • 更多栏目最新
    蘑菇线虫病诊治技术
    蘑菇线虫病诊治技术
    蘑菇线虫必须采取防治措施;一是牢固树立预防为主、生物物
    稻田种植蘑菇好办法
    稻田种植蘑菇好办法
    稻田种蘑菇,要抓住四个关键技术环节。一、材料准备栽培1
    蘑菇病害需要加强管理
    蘑菇病害需要加强管理
    蘑菇病害需要科学管理才能控制。具体方法如下:1.加强通风
    预防薄皮蘑菇早开伞的技术
    预防薄皮蘑菇早开伞的技术
    现在秋天到了,气温忽冷忽热,气温变化很大。昼夜温差10-15

    推荐网购省20%-90%神器免费领!